地下管线为何频频被挖断? | ||
2015/6/12 1:44:40 | ||
昨天,三环东路一通向食品城的天然气主管道被挖漏,天然气喷出3米高 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地下管网图覆盖主城区各主干道,面向社会开放,但施工方索取不主动 ■核心提示 昨日上午9点,世茂广场北200米、三环东路路西施工现场,地下天然气主管道被挖漏,天然气喷出3米多高。 19日上午6点,铁路二七宿舍附近的大庆路施工现场,地下自来水主管道被挖断,自来水喷出十几米高。 19日上午9点,三环东路福特4S店门口施工现场,地下自来水主管道被挖断,杨庄社区内部分道路被淹。 8日上午7点,世茂广场附近东三环高架施工现场,地下自来水主管道被挖掘机挖断,兵马俑路、三环东路、郭庄路的机动车道积水十多厘米。 …… 因施工导致的地下管线被挖断现象为何频频发生?徐州有没有完整的地下管线图? 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副院长吴先生说,目前我市地下管网图已经覆盖主城区各个干道地下管网,面向社会开放,但施工方索取管网图不主动。 天然气主管道被挖断 漏点有碗口粗 昨日上午9点,世茂广场北200米、三环东路路西施工现场,一辆挖掘机挖土时将地下天然气管道挖漏,天然气往上喷出3米多高。 “当时施工人员用挖掘机将路西侧一个圆形水泥盖挖到旁边,挖土时突然将下面的天然气管道挖漏了。”现场一位居民说,挖掘机挖漏管道后离开现场,开到附近工地的院子里了。 “我当时在附近巡逻,赶紧跑到现场,一边疏散事故周围的居民,一边往北跑,去关闭管道阀门。”港华燃气公司网络部的李相雷说,昨日上午9点03分时,他赶到出事地点发现,被挖漏的是从北向南铺设的一条天然气主管道,一直通向食品城附近。这条管道被挖漏后,下游的用户都用不上天然气了。 “我一边处理现场,一边电话联系抢修人员到现场抢修。”李相雷说,关闭阀门后,他用塑料布等将漏点堵上,并喊来附近的挖掘机用土埋上。这个漏点有碗口粗,损失不小。 “这是野蛮施工造成的,我们在三环东路的天然气管道沿线插了黄色的小旗,还在沿线附近的电线杆上用红漆写有‘地下有燃气管道’的提醒语,但这些施工人员全然不顾。”李相雷说。 昨日上午9点半左右,港华燃气公司抢修人员用铁锹等工具清理被挖漏的管道现场,管道距离地面深1米左右,在管道上方还铺设一个写有“下有燃气管道”的塑料带。 “这个带子就是为了提醒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如果碰到就不要再往下挖了。”现场一位抢修人员说,挖掘机在施工前没有查看周围的小旗,在施工中将埋在地下的带子挖断,挖漏了管道。 “我们需要将挖漏的管道切开,重新换上。”一位抢修人员说,下一步将由公司有关部门出面,和施工单位商谈赔偿事宜。 昨日下午,被挖漏的天然气管道被抢修好了。 ■各方声音 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施工方不主动索取管网图 为解决困扰多年的管理瓶颈,从2007年开始,我市就对地下管线进行普查,并建立了地下管网的三维数字地形图。 据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副院长吴先生介绍,目前我市地下管网图已经覆盖主城区各个主干道的地下管网,深埋于地下的燃气、电力、给排水、通信、热力、交通信号、有线电视、移动通讯等管线都已清晰呈现,能直观了解相关管线的管径、材质、埋深、平面位置以及流向等数据。 吴副院长说,目前,信息完备的地下管线资源库已面向社会开放,需要查看的单位随时可前往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查询。虽然有了地下施工的“探雷图”,但施工方仍频频“触雷”,主要是因为施工方索取管网图不主动。 “向市勘察测绘研究院索取图纸需要书面流程。即使得知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查询到图纸资料,但在节省费用和时间的考虑下,一些施工方也不会去主动索取图纸。”吴副院长说,施工单位“摸石头过河”的施工方式,使得挖断事件频发。 水务公司:严格流程可避免挖断管线 “在施工前,工程队应了解清楚施工区域的管道分布情况,可一些施工队常常忽略这项步骤,施工时很容易‘踩雷’。”市首创水务公司有关负责人说,自来水管频频被挖断正是因为工程队在施工前没有了解清楚管道线路布置,不知道管道具体位置,在施工中也就无法保护地下管道的安全。 “施工方在动土前应该前往勘察测绘研究院,或水、通讯、煤气等管网权属单位,进行地下管线分布的调查。”这位负责人说,建设工程规划设计前,建设单位应当查询建设区域的管线现状资料,并根据当前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做出规划设计。了解地下管线分布是施工前的必修课。 这名负责人说,只要施工前了解地下管网图,施工时严格按照施工流程,一般情况下,不慎挖断水管的情况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施工单位除在施工前进行充足的准备外,还可以请相关技术单位用探地雷达进行实地探测,这样可以保证施工前准确锁定地下管网的位置。 业内人士:管理缺位,图纸“落地”难 “除却野蛮施工,建设单位掌握的图纸资料能否落实到施工方也是一个问题。”业内人士张先生介绍说,虽然建设项目在报建时必须要有地下管线资料,但从建设单位到施工方,在施工组织上还有很多过程。如果没有协调组织好,哪一环出了问题都不能保障施工安全。 “一般情况下,项目刚开始时,报建单位会按要求来拿资料,但等到招标后,图纸又会转给设计单位,设计单位又会转给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又会分包出去,这样一层一层‘辗转’后,最后负责开挖的施工队能否接收到这个信息就是问题了。”张先生介绍说,如果建设单位重视施工安全的话,图纸“落地”就会好一点。如果图纸不“落地”,那么作为工程项目的最后执行者,他们很少会去考虑施工之外的问题。 此外,张先生表示,部分管线权属单位和其他企业更新或更改管线,也会导致地下管线偏离之前的位置,甚至离地面距离缩短。在施工中用于作业的中大型机械灵敏度低,稍不留神就会挖断水管。 律师:肇事者只赔偿难追责 晚报专家顾问团成员、江苏圆点律师事务所张孝明律师表示,《民法通则》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损坏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损失的,侵害人并应当赔偿损失。 “如果居民所居住的片区由于施工方挖断管线而影响正常生活的话,居民有权要求施工单位赔偿损失。”张律师说,在此情况下,不仅管线权属单位有权要求施工单位赔偿,居民也可以要求其赔偿。但目前挖断地下管线的“责任”却只有经济赔偿,对很多间接损失,还没有充分的法规用于追究肇事者责任。或许,这正是一些人勇于“触雷”的原因。 文/记者 景明 图/记者 黑土
| ||
[ 返回 ] |